从小接受的观念就是“人穷多读书”
父母,亲人,老师,给我灌输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,将来可以考一个好大学,找一份好工作,就能赚更多钱。
所以我坚信读书就能改变命运,当我走入社会之后,才发现要是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的话,这个世界还有穷人吗?
我看到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收入,没有工地搬砖大叔高,也没有摆地摊的大叔、卖早餐的阿姨高。
也许你十几年寒窗苦读,把书读烂了,也不能在北上广深买得起房,有可能连首付都难,连当房奴的资格都没有。
在学校老师教了我们各种课程,但学校不教怎么赚钱?怎么买房?怎么买车?怎么投资?而我们走入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些本事,上有父母要赡养,旁有妻儿要照顾,这些都需要花钱,而这正是我们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。
所以一个人从学校出来、进入社会以后,要有一样本事就是把知识变成钱,你学的勾股定理,微积分,很难用得上,就连你认真学习的汉字,除了签名时用一下,基本连笔都不会用了。我们真正需要是独立谋生的能力。
在我们走出学校之后,就不要在惦记着书本上的那些知识,而是要在我们25-35岁这黄金十年,把我们最旺盛的精力,和最有试错成本的年纪,用来研究如何搞钱的事情上。
当然这里不是说读书一无是处,不然会有很多人要喷我了,我们读书提升学历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就业。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,他们也是这么做的。
就业可以说是我们走入社会的一个跳板,是临时工,我们可以花两年时间去工作,获得一些经验,然后有利于自己的事业起步,打工就是打游击,最后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,不要被老板画的饼,迷失了自己的方向。
回过头来说,赚钱,是不需要太高的学历。你能创造价值,满足别人的需求,解决了别人的问题,你就可以轻松的赚钱。
穷人真的想要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真的很少,想要靠打工发家致富的更少,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呢?
读书本质上是一种输入,把别人认为有用的东西装进自己的脑袋,赚钱应该去做输出,把自己擅长的东西拿去服务别人,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就像我们做互联网的,赚钱,就是靠强大的执行力。不断的内容输出,不断积累粉丝,变现也就水到渠成。
学到知识再多,学历再高,没有输出的本领,你就会做一辈子的穷鬼。我个人其实不反对多读书,但是要读有用的书,能帮助你变现的书。
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能力,还是不要读书了,去学习人情世故吧,或许用处会大点。
大道理说再多没有用,只有实操和输出才能变现,才能赚钱。
